为进一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之间的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10月14日,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主办的第一届“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与安全应急”研究生学术论坛在现代交通工程中心成功举办,论坛主题包括模态匹配及振动控制正向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基于智慧运维的应急体系构建、隧道强震灾变效应与抗震韧性提升等。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委书记万慧琳,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胡定玉,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汪磊出席论坛,来自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的资深专家、青年学者和研究生12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交流。
开幕式上,万慧琳书记对本次论坛进行了亲切的致辞,对与会的专家学者、同仁和同学们表示热情的欢迎。万书记通过列举近年来学院发展取得的成绩和数据,对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表示肯定,并希望研究生们能够好好利用本次论坛提供的平台,加强自身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能力,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在上午主会场中,来自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论坛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来自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的周劲松教授从模态基本原理、模态匹配及振动性能正向设计、时变模态匹配技术、基于精细化模型的振动性能优化和转向架与车体弹性频率匹配研究五个方面为我们讲授了模态匹配及振动控制正向设计的相关内容;来自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的席雪艳老师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的行业发展、应急安全政策及行业需求、基于智能运维的应急体系构建三个部分带领大家从系统层面查看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发展;来自同济大学的禹海涛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当前隧道震害的研究背景,从横断面响应、纵向响应、空间效应及韧性控制技术几个角度分享了隧道强震灾变效应与抗震韧性提升这一主题;来自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李洁博士带来了他们团队关于将咖啡废料转化为高价值混凝土强化副产品的科研项目,分享了他科研选题创新的心得体会;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公共安全团队的黄中意副教授从轨道交通人群疏散规律、大客流仿真及智能疏散指示系统几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轨道交通站内人群应急疏散规律、建模与管控的相关内容。
下午的分论坛会议中,62位研究生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汇报分享。分论坛第一组聚焦“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技术”主题,第二组围绕“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技术”主题展开论述,第三组关注的是“轨道交通安全应急技术”,第四组则主要讨论了“轨道交通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这一主题内容,与会的各位同道积极认真、热烈响应。
下午16:00,论坛进入颁奖及闭幕议程。本次论坛共有4名同学的论文被评为了优秀论文,由汪磊老师、胡定玉老师为他们颁奖。
本次论坛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展示,为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高起点、宽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拓宽我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其交流能力并激发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本届学术论坛积极引导了不同学术思维的碰撞,深入推动了各科研团队的交流融合,集中展现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有助于促进学科创新,引领推进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科学研究。